首页 > 新闻 > 篮球新闻

晋江篮球教练许建基:三十年坚守基层青训,培养百位优秀球员

发布时间:2024-06-09 18:35:13 | 新闻来源:JRS直播

近日,泉州市第十二届运动会举行了青少年五人制篮球比赛和三人制篮球比赛,晋江市少体校篮球运动员分别斩获金牌和银牌,五人制篮球比赛夺得并卫冕男子双打冠军。

晋江被誉为“篮球之乡”,青少年篮球取得的优异成绩,与晋江基层篮球教练员的辛勤付出和奉献密不可分。

徐建基是晋江市体育运动学校男篮现任主教练,他从1995年起执教该队,被誉为晋江金牌篮球教练,是福建省唯一的省级大满贯教练,曾率队夺得27个省级冠军。从徐建基手中涌现出李荣培、林志荣、赖金阳、陈荣泉等百余名优秀球员,他们在全国乃至国际大赛上展现了晋江球员的风采。

篮球训练营奖项_冠军篮球2 训练_篮球冠军训练计划表

本期《运动风采》为您讲述三十年奋战在基层青训一线的许建吉的故事。

选择:退而求其次,坚持 30 年

今年的夏天格外炎热,气温逼近40摄氏度。8月一个普通的早晨,记者来到位于祖昌体育馆二楼的晋江市体育运动学校男子篮球训练馆。

没有空调的封闭式球场上,一群赤裸上身的年轻人大汗淋漓。场边,身穿蓝色上衣和黑色短裤、戴着眼镜的许建吉目光锐利地注视着场上的动作,不时大声发出指令。这样的场景,自2002年祖昌体育馆建成以来,从未停止过。

徐建吉,1972年出生于龙湖镇龙峪村。

和很多晋江人一样,许建吉从小就热爱运动。后来,他考入了福建体育学院(现集美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1995年5月,许建吉毕业,面前的选择很多。

许建吉坦言,当一名篮球教练并不是自己当时的第一选择,而是基于种种现实原因而做出的让步。同年9月,许建吉进入晋江市少儿体校,开始了自己的教练生涯。

作为职场新人,许建吉也有过尴尬的时期。“上班第一个月感觉像过了一年,一到上课时间心跳就会加速,不知道第一节课是怎么熬过来的,40分钟就把准备好的内容讲完了,还剩40分钟。”

起初,徐建吉带队员们在赤土训练,下午两三点钟就会往地上洒水,一下雨,地上全是水坑。“这也是好事,队员们盘带技术很好,就这样练。”后来,球队移师华侨体育馆训练,不用再风吹日晒,但条件依然简陋,架子都是木头的,一动就会掉下来。直到祖昌体育馆落成,徐建吉和队员们才终于有了“家”。

1997年,徐建吉(左三)率队在赤土土地上训练。

“伤痕累累”的木地板、剥落的墙面、日复一日的运球声……20多年来,许建吉始终坚守岗位,迎接、送别一批批球员。

一开始,徐建吉也遭到了批评。“有人说我迟早会离开。我是一个很有竞争意识的人,所以我想,‘我哪儿也不去,我一定要拿下省冠军。’”

2001年,徐建吉在决赛中以50分的优势战胜东道主队,夺得了自己担任主教练以来的第一个省级冠军。在近30年的执教生涯中,晋江市体育运动学校男篮包揽了省级各项重大比赛,共夺得27个省级冠军。

2017年,徐建吉率领晋江实验中学(晋江市少儿体校男子篮球基地校)男子篮球队战胜全国篮球传统劲旅石家庄市第二十三中学,夺得全国初中篮球联赛季军,创造了福建省初中篮球队在全国比赛中的最好成绩。

教练:培训并输送超过100名优秀球员

李荣培代表天津男篮征战CBA,入选国家集训队;林志夺得二青会三对三篮球冠军,亮相U18亚洲杯;赖金洋、陈荣乾作为草根球员代表参加CBA全明星周末……他们之所以能从晋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得益于许建基的敏锐眼光和悉心栽培。

选拔人才、打牢基础,是基层教练员的两大任务。

徐建基选球员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先看体格,再看气场。他举了一个例子,李荣培小时候很胖,基本功也不好,但个子高,灵活,臂展长。“李荣培的比赛意识很好,总能在篮下找到投篮位置,这是很适合他的天赋。”

CBA球员李荣培(左)、徐建吉。

经过徐建吉的不断积累冠军篮球2 训练,晋江体校男篮目前拥有三个梯队,30余名队员。“疫情期间,几乎招不到学生,去年才开始恢复正常,只有通过比赛或者进校冠军篮球2 训练,才能发现人才。”徐建吉说。

有了人才之后,培训就成为重头戏。

“练好基本功永远不会过时。”这是徐建吉多年从事篮球训练的体会。他说,“扎实的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出来的,传球、投篮技术是每个运动员必备的,必须与体能训练结合起来才能成功。没有对抗,就没有竞争力。”

徐建吉非常重视队员的基础训练和体能要求,为此,他特意在宿舍里开辟了两个简易健身房。据悉,晋江体校男篮暑假期间,每天训练时间至少5个小时,晚上有时还要多练2个小时。

良好的训练环境对运动员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徐建吉看来,运动员越累,就越有体能和技术突破的机会,这时候教练就应该起到助推的作用。“所有的训练都是辛苦的,真正的快乐是在比赛中战胜对手。运动员一旦尝到这种快乐,就无法摆脱,就会主动去训练。这就是篮球的魅力,所以比赛很重要。”徐建吉说。

以前比赛少的时候,徐建吉就带着队员们到晋江各个镇子打街球。“有时候一晚上就能打两三场。”徐建吉回忆,那时候一个人骑着自行车,一个人坐在前杠上,另一个人坐在后杠上。一路上上上下下,到了球场,不用做任何热身运动,直接开始打球。龙湖少汇、陈埭洋埭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如今,许建吉依然保持着通过比赛进行训练的训练方式。“2019年是最累的一年,一个夏天参加了5场省赛。”虽然嘴上说累,但许建吉的脸上却挂满了笑容。

在徐建吉的带领下,百余名优秀球员被输送到上级专业队和高校篮球队,李荣培、林志荣、粟裕、张家旭等先后入选国家队和国家集训队。

未来:我的生活中不能没有篮球

前不久,台风“杜苏瑞”登陆晋江,给整个晋江带来了暴雨和狂风暴雨,然而,晋江市少体校男子篮球队的宿舍里却欢声笑语,饭菜的香味四溢。

“台风来袭前一天,我让他们准备了点吃的,结果当晚就吃光了。”他们不能饿着肚子,第二天,徐建吉和妻子魏彩云煮了一大锅咸米饭、牛排和肉汤,被孩子们一扫而光。

训练场上,许建吉是一位严师;训练场下,他更像一位老父亲,关爱、守护着队里孩子们的成长。

“在我的球队里,抽烟喝酒都是不允许的。”徐建吉认为,球员要有毅力,才能走得远,即使将来不打篮球,也希望他们在从事其他工作时,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许建吉的带领下,球队里形成了浓厚的互助氛围。老队员们会伸出援手,帮助有需要的队员,比如资助大学学费,或者试训的路费。谈及初衷,许建吉的想法很简单,“我们要做出表率,让他们明白传承的意义。有了这个传统,球队就有凝聚力。”

桃李不言,道由心生。近两年,原省队队员、福建省农运会MVP丁建平重返晋江市少体校,主动请缨担任球队助理教练。由福建省运会“三分王”赖金阳和原华大男篮队员陈荣泉组成的老队员,偶尔会和小队员打几场友谊赛。

“老队员是新队员学习的榜样,他们带给队员的东西和教练带给队员的东西不一样。”老队员带新队员的传统,在晋江体校男篮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每当李荣培休假回晋江,他都会抽出时间为球队当陪练,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后辈。

从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到五十多岁的资深教练,徐建基把自己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晋江篮球。三十年来,他风风雨雨,除了徐建基对篮球的热爱,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徐建基每次带队参加比赛,魏彩云总会随队而去冠军篮球2 训练,分担队医、后勤等任务。

2007年泉州市第八届运动会,徐建吉(后排左三)率领晋江男篮夺得冠军。

2014年省运会,徐建吉率队夺得男子B组冠军。

扎根基层,陪伴一群热爱篮球的孩子,许建吉觉得自己的生活充实而快乐,甚至被人调侃周末都不能休息。谈及未来,他自信满满地说:“我这一生肯定离不开篮球。”

尽管面临政策管理、招生压力、教练团队建设等挑战,生性乐观的许建吉依然干劲十足、信心满满,“晋江篮球有能力、有实力做得更好,未来还会涌现出更多‘国字号’球员。”

尽管时光荏苒,但对篮球的热爱却永远年轻。

相关资讯

足球录像

NBA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