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足球新闻

从辉煌到复苏,中国足球的历史变迁与世界杯征程

发布时间:2024-06-30 12:31:22 | 新闻来源:JRS直播

2、经过战争与动乱,新中国成立后,足球运动开始逐渐恢复。1954年,中国国家队选派一批运动员到当时的体育强国匈牙利学习,并积极参加与世界足坛的比赛交流。

3、短短几年,中国足球水平明显提高,北京队、八一队分别与16届奥运会冠军苏联队打平;国家队在中苏匈三国赛中战胜当时实力雄厚的匈牙利队;在与亚洲其他球队的较量中未尝败绩。

但毕竟当时足球运动刚在战后恢复,1957年中国队才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参加世界杯预选赛,结果以1球之差负于印尼,丢掉了出线资格,也未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李凤楼、陈成大、年维思等人,不仅成为了国家队的主力,还以自身的素质、能力和胆识直接影响了此后几十年中国足球的发展。

足球历届亚运冠军会成员名单_历届亚运会足球冠军_历届亚运男足冠军

4、1985年5月19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刚刚获得亚洲杯亚军的中国队在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最后一场比赛中不敌中国香港队,引发了在场球迷的公愤。曾学林被免职,不仅是因为比赛失败,更是被当做安抚民族情绪、稳定社会的替罪羊。这意味着中国足球被赋予了沉重的社会使命。

5、五一九事件是中国足球改革的导火索。改革后的几年里,中国足球在各项赛事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1988年闯入奥运会决赛圈,1989年辽宁队夺得亚俱杯冠军。五一九事件可以说是给当时的足球打了一针“鸡血”,也拉开了中国足球改革的热潮。

6、1989年,对阿联酋和卡塔尔的两次“黑色三分钟”让中国队距离进军罗马仅一步之遥,这一戏剧性的结果使得中国社会对足球的关注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痛定思痛后,中国足球开始寻求改革,国际化、职业化首先受到影响。1992年,施拉普纳成为第一位来华执教的国家队主教练,他在中国短短不到两年的执教经历,成为中国足球从专业化走向职业化的分水岭。

7、1994年广岛亚运会,中国队在戚务生的带领下,整体表现优异,夺得银牌。这一年也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全面启动的一年。

虽然90年代还笼罩在“排韩潮”和“大连金州”的阴影下,但女足却在1996年奥运会和1999年女足世界杯上都夺得亚军,那段时期的铿锵玫瑰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8、2001年10月7日,沈阳五里河。这是中国足球迷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刻。米卢带来的欢乐足球,圆了中国人40多年的梦想。

进入世界杯的兴奋感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失落感。但正如有人所说,进入世界杯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或许,这次突破,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契机。

9、2004年亚洲杯,中国队主场作战历届亚运会足球冠军,凭借东道主的优势,第二次打进决赛,在对阵日本队的决赛中,对手凭借一次有争议的手球,以3比1战胜中国队,连续第三次夺冠,中国队最终获得亚军。

10、进入新十年,中国足球虽屡遭挫折,但仍继续前行,卡马乔的连败已无法改变中国国家队的现状。

除国家队外,中国足球在很多方面都在进步,联赛也一天天好起来,广州恒大是中国足球在亚洲赛场上为数不多可以骄傲的地方。

附加信息

足球历史

1.中国古代足球

足球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蹴鞠”或“托鞠”,最早的说法见于《战国策·齐策》:“林府大福,竟……托鞠”。到了汉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蹴鞠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几乎大街小巷都空无一人。而蹴鞠也成为宫廷中的主要体育活动。汉高帝刘邦的父亲刚进宫时,总是因为无球可踢而郁郁寡欢。后来,刘邦专门为刘太公修建了“新丰宫”,让皇帝可以和家乡人一起蹴鞠取乐。这样的环境也造就了汉武帝、汉成帝等“帝王足球明星”。此外,蹴鞠也成为军事训练的内容之一。

唐代是蹴鞠的鼎盛时期,与汉代相比,此时的蹴鞠有了新的发明,一是“充气球”的出现,二是球门的发明。当时的球门有两种,一种是在体育场内设两个球门,两端各一个,甲踢乙的球门,乙踢甲的球门,运动量大,竞争性强,类似现代足球;另一种是在体育场中央设一个球门,甲乙双方共用。球门较高,入口较小,估计只有体力很差的人才能进得去。另外,踢球门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有一人独自踢球,两人对踢,多人踢球,各种方式都有。当时,唐代贵妇普遍玩的是非对抗性的蹴鞠,她们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女子足球运动员。

到了宋代,双门式已消失,以单门式或无门式为主。这种式不需要太多的锻炼,但技术性和观赏性都比较强。式子是:先由甲队队长将球踢过球门(球门估计高三尺,宽一尺),乙队队员得到球后,传给头顶,用头射门。谁将球踢过球门,谁就是胜者。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因民族习俗,人们十分喜爱在冰上蹴鞠(最早的冰球运动)。玩的时候,分为两队,每队几十人。球投出去后,两队争抢,并享受着各自队员之间传球的乐趣。这有点像我们打球时的背对背踢球,不过是几个人传历届亚运会足球冠军,中间一个人抢,通常要到“筋疲力尽”才停下。

2. 现代足球进入中国

20世纪初,现代足球从欧洲传入中国。“看京剧看梅兰芳,看足球看李惠堂。”这是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流行的一句话。在旧中国,一个体育界人物能与京剧大师梅兰芳相提并论,实属罕见。他凭借顽强的拼搏精神和高超的球技,赢得了“亚洲足王”的称号。

1976年,在联邦德国权威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李惠堂与巴西球星贝利、英格兰球星马修斯、西班牙球星迪斯蒂法诺、匈牙利球星普斯卡什并列为“世界五大足球天王”。当时,中国足球在亚洲逐渐发展壮大,随着李惠堂的出现,中国足球出现了第一批拓荒者,也第一次出现了代表国家出征外战的正规队,这是中国足球开始腾飞、足球在中国成为正规化比赛的标志。

1915年至1934年,中国连续九次夺得远东运动会冠军,并于1936年、1948年两次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此时中国足球已是亚洲无可争议的霸主。

此后的一段时期,由于政治等原因,整个世界足球出现了真空,中国足球也不例外。

足球起源于中国,距今2300多年前,这项运动的名字叫蹴鞠。从春秋到元朝,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有一批疯狂的蹴鞠运动员(明星)和蹴鞠爱好者(足球迷)。汉高祖的父亲刘太公厌倦了未央宫的生活,郁郁寡欢,直到刘邦为他修建了一座蹴鞠城,老人才高兴起来。宋太祖赵匡胤也经常亲自上阵踢球。

古代的君王大臣们是怎样踢足球取乐的?2300年前的足球长什么样?奥运月首日,南京图书馆推出的“从六博蹴鞠到奥运——中国传统体育展”让市民大开眼界。

唐代蹴鞠场

图为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匡义及其亲信赵普一起蹴鞠的情景

赠送给国际足联的彩罐

古代足球

左图为蹴鞠纹印章,右图为蹴鞠纹铜镜

[鞠婧祎]

疯狂的朱粉丝为朱而死

“世界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狂热足球迷就在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蹴鞠文化研究基地秘书长、中国体育博物馆临淄分馆、临淄足球博物馆馆长马国庆告诉记者。

这位先生名叫项楚,是西汉时期临淄人。据西汉初年临淄名医淳于意的《诊志》记载,项楚曾给淳于意治病。淳于意在诊断之后提醒他:你得了肺结核,不能再从事剧烈的体力活动了。但项楚并不在意,继续蹴鞠取乐。没过多久,他又病倒了。淳于意此时只能对身患绝症的他摇头,预言他只能活到第二天晚上。第二天晚上,这位中国古代狂热的足球迷吐血而死,为足球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刘邦为其父修建了一座城叫莒城

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将家眷从沛县丰邑迁往京城长安。然而,刘邦渐渐发现,虽然自己住在一流“高档小区”,父亲却整天不高兴。他问父亲不高兴的原因,是“以前在沛县可以蹴鞠,现在却不能蹴鞠了”。于是刘邦立即下诏,用公款在长安以东百里地修建了一座新城——新丰城,规模与家乡沛县丰邑相同。“此城与原来的丰邑何其相似?刘邦当时从丰邑带了一条狗,狗能自动找到家。”而且,刘邦还成立了设有足球部和斗鸡部的俱乐部,把原来一起踢足球的球员和丰邑的居民全部迁往城中。 刘太公出任社长后,终日“以斗鸡、蹴鞠为乐”。

[鞠克]

“足球先生”高球因踢球成名

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历代皇帝对蹴鞠的兴趣就十分浓厚。太祖赵匡胤、太宗赵灵、宰相赵普等都酷爱蹴鞠,堪称一代宗师。太祖赵匡胤曾因体型过胖,要人背着他才能蹴鞠。元代著名画家钱选创作了一幅名为《蹴鞠图》的卷轴画,生动地描绘了太祖、太宗、宰相赵普踢足球的情景。北宋有两位宰相以踢足球闻名,一位是自称天下第一的李邦彦;另一位是受人宠爱、以高超的球技闻名于世的高俅。

“高俅在古代确实存在,但他并不像文学作品中描述的那么差。高俅踢球非常厉害,还有让‘气球像胶水一样粘在他身上’的本事,简直就是‘12世纪的马拉多纳’。恰巧宋徽宗是足球迷,他便因此受到皇帝的青睐,声名鹊起。”马国庆说。据了解,高俅的强项在于“白打”。“白打”是一种不需要机械、不需要高场地的杂耍式蹴鞠,最受民间欢迎。

“其实足球先生高俅和蔡京、童贯的关系都不太好,高俅晚年更是被童贯所害,死得很惨。”

朱元璋最讨厌蹴鞠

蹴鞠从春秋时期一直兴盛到元代,长达一千多年。元代蹴鞠开始衰落,加上明朝朱元璋十分痛恨蹴鞠,因此这项活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元朝时,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对汉族的游戏非常反感。皇帝不喜欢,蹴鞠在民间也不再流行,甚至成为一种不健康的活动。有些妇女把蹴鞠带进妓院,作为招揽顾客的手段。于是明朝朱元璋下令,禁止军队蹴鞠,违者断一条腿。清朝康熙、乾隆两朝皇帝也明令禁止蹴鞠。”

[制作球]

1楼

充气足球发明于唐代

“飞火流星”等现代足球,都是由32块牛皮缝制而成,充气后制成的。古代的足球长什么样?记者在展厅里看到了四种形状大小不一的“足球”,分别由4块、6块、8块、12块牛皮制成。12块的蹴鞠明显比4块、6块的要圆润得多,看上去和现代足球很像,只是小了好几倍。

“这些蹴鞠都是用鞣好的牛皮做成的,中间夹着兽毛。汉代人讲究天人合一,所以选择用四块牛皮缝制,代表四季。蹴鞠的工艺也在不断提高,以前是外缝实心的,后来改为内缝,这样球就变得更圆润了。到了唐代,出现了充气的足球,里面装的是动物的膀胱。”马国庆指着展示柜里的蹴鞠给记者介绍道。由于蹴鞠工艺的变化,蹴鞠的玩法和适合的人群也随之改变,由原来的在地上滚踢,变成了空中蹴鞠。古代很多女性也加入到玩蹴鞠的行列,蹴鞠在当时成为一种高雅的活动。

[咒术]

“稍好”来自蹴鞠

电影《赤壁》的结尾,有一场曹操观看士兵蹴鞠的戏,双方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互相攻对方的球门,进球多的一方获胜,这和现代足球的规则很像。 “汉代蹴鞠的玩法和现代很相似,他们会在专门的地方设置一块方形的场地,象征天圆地方,两边建半月形的房间(球门),房间可容纳一人,半月形呼应了蹴鞠所代表的太阳。场上12名选手,代表一年12个月,场上有裁判,有固定的规则。当时的玩法还是直接碰撞,后来技巧性越来越强,对抗性越来越弱,这和儒家提倡的‘温良恭俭让’有关。”马国庆说。

记者还看到了唐代蹴鞠比赛的照片。当时的场地有点像今天的排球,场地中间有一张大网,网的上部有一个洞,双方站在网的两侧比赛。“这个洞叫‘风流眼’,这是唐代才有的一种玩法。因为那时候已经有了可以踢到空中的充气蹴鞠,所以当时的玩法就是谁把球射进‘风流眼’,谁就得到一枚筹码,最后谁的筹码多,谁就赢。‘一比一’这个说法就是由此而来。”

[俱舍]

宋代就有“中华足球协会”

“蹴鞠最早在汉代作为军事训练项目,主要训练士兵的腿部力量。”马国庆说。到了宋代,蹴鞠成为许多人赖以生存的职业。“宋代的蹴鞠已经商业化,有专门售卖蹴鞠用品的商家,他们有自己的品牌,如‘熊掌’、‘葵花球’等,甚至还有专门的足球组织‘齐云社’,相当于现在的中国足协,因会员踢球能将球踢得高如云而得名。”据介绍,北宋时期许多城市都有类似的足球俱乐部,俱乐部内部分工细致,包括管理、竞赛甚至外事等。会员可以流动,实行“自由转会”。“转会”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当地俱乐部填写简历,包括姓名、籍贯、师承谁、练球年限等,然后还要约定一个“碰头”时间。 所谓“碰撞”,其实就是一项技巧测试,有的俱乐部对“碰撞”的要求非常高,比如“双脚”项目,即双脚颠球,要求考生用每只脚连续颠球100次历届亚运会足球冠军,且双脚不能混在一起,颠球要平稳,不能上下颠簸等等。

应该大幅度提高足球运动员的收入,刺激孩子家长让孩子从小??开始踢足球,立志成为足球运动员。同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进行青训、足球学校,建设大量足球场等设施设备,降低踢足球的门槛。从学校里的孩子到社会上的成年人,每个人都可以有足球可以踢。提高踢足球的奖励,降低踢足球的门槛。如果可以的话,应该协调教育部,不仅在中小学开设足球课,还有一定的考试和考核,成绩优秀的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中小学的各种评比都应该纳入足球因素,刺激校园足球的发展,从而达到增加足球运动员人数的目的。这才是中国足球唯一的出路!

喜欢 不喜欢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成立于1924年,1931年加入国际足联,1958年退出,1979年重新加入。自1976年以来,中国队连续9次参加亚洲杯,1984年、2004年两次闯入决赛,但均失望而归。中国队首次亮相世界杯是在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但3战全败、丢9球、未进一球。之所以能避免32强赛垫底,是因为另一组沙特国家足球队3战全败、丢12球、未进一球。

中国队长期以来一直力争在亚洲夺冠,虽然在亚洲杯、亚运会等亚洲级别赛事中取得佳绩,但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仅闯入过一次,上一次参加重大赛事还是2007年东南亚四国联合举办的亚洲杯,但未能从小组赛出线。

足球在中国非常流行,因此国家队取得的任何成就和胜利都被视为民族自豪感的源泉。约有 3000 万观众观看了 2002 年世界杯上的中国队比赛。观看 2004 年亚洲杯决赛的观众就更多了。

2005年,中国队夺得2005年东亚足球锦标赛男足冠军和澳门东亚运动会男足项目金牌(东亚运动会男足项目不是国际足联A级比赛)。

中国队的球衣赞助商是。

[编辑本段]历届世界杯结果

1930 - 1954 - 未参加

1958 年 - 资格赛中被淘汰

1962 - 1978 年 - 未参加

1982 - 1998 年 - 资格赛中被淘汰

2002 年 - 32 强(第一轮)

2006 年 - 资格赛中被淘汰

2010 年 - 预选赛中被淘汰

[编辑本段]历届亚洲杯赛果

1956 - 1972 - 未参加

1976 年 - 第三名

1980 年 - 未能从小组出线

1984 年 - 第二名

1988 年 - 第四名

1992 年 - 第三名

1996 年——四分之一决赛失利

2000 年 - 第四名

2004 年 - 第二名

2007 年 - 未能从小组赛出线

[编辑本段]往届奥运会成绩

1900-1932:未参加

1936 年:第一轮,第 12 名

1948 年:第一轮,第 14 名

1952-1956年:弃权(因为中国没有参加那年的奥运会)

1960-1976年:未参加

1980-1984年:预选赛淘汰

1988 年:第一圈,第 14 名

注:自1992年起,奥运会足球比赛的参赛资格仅限于23岁以下的球员,即所谓的奥运会足球队,而不是正式的国家队。

[编辑本段]历届亚运会成绩

1951 年无记录 - - - - - - - -

1954 年无记录 - - - - - - - -

1958 年无记录 - - - - - - - -

1962 年无记录 - - - - - - - -

1966 年无记录 - - - - - - - -

1970 年无记录 - - - - - - - -

1974年小组赛第10名

1978 第三名(铜牌) 第三名

1982 四分之一决赛第七名

1986 四分之一决赛第七名

1990年 四分之一决赛第五名

1994年 亚军(银牌) 第二名

1998 年 第三名 (铜牌) 第三名

2002* 四分之一决赛第五名

2006* 四分之一决赛第五名

*自2002年起,亚运会足球比赛只限23岁以下球员参赛,又称奥运足球队(23岁以下足球队)

[编辑本段] 历任主教练

第1位:李凤楼(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国家队主教练,1951年上任

第二任:约瑟夫(匈牙利)1954年就任

第三任主席:David (上海)1957年就任

第四任院长:陈成达(上海)1957年就任

第五任校长:年维思(河北阜宁人)1963年就任

第六任院长:方任球(上海)1964年就任

第七任:年维思(河北阜宁)1965年就任

第八名:张宏根(上海)1977年

第九位:年维思(河北抚宁)1978年

第十名:张宏根(上海)1979

第11名:年维思(河北阜宁)1980年

第12名:苏永顺(广东)1980年

第13名:张宏根(上海)1982年

第14名:曾学林(广东梅县)1983年

第十五名:年维思(河北阜宁)1985年

第16名:高丰文(辽宁开原)1986年

第17名:徐根宝(上海)1991年

第18名:施拉普纳(德国)1992年

第19名:齐武胜(山东威海)1994年

第20名:霍顿(英国)1998年

第21位:米卢蒂诺维奇(塞尔维亚)2000年

第22名:阿里·汉(荷兰)2002年

第23名:朱广沪(上海)2005

第 24 名:弗兰多(塞尔维亚,执行教练)2008 年

杜伊科维奇(塞尔维亚,主教练)2008

第25位:殷铁生(山东济南队,代理主教练)2008年

第26名:高洪波(北京,回族)2009年

[编辑本段]中国国家足球队比赛纪录

首场正式国际比赛:菲律宾2-1中国(菲律宾1913年2月1日,第一届远东运动会足球比赛)

建国后第一场国际A级比赛:芬兰4-0中国(芬兰赫尔辛基,1952年8月4日,客场比赛)

国际A级比赛中最大比分胜利:中国队19-0关岛队(越南胡志明市,2000年1月26日,2000年亚洲杯预选赛)

国际A级比赛中进球最多(19个):中国队19-0关岛队(越南胡志明市,2000年1月26日,2000年亚洲杯预选赛)

国际A级比赛中最大比分失利:美国5-0中国(美国帕洛阿尔托,1992年4月4日,客场比赛)

失球最多的国际 A 级比赛(5,三场比赛):

中国 6 - 5 民主也门 (中国北京,1974年7月10日,客场比赛)

加拿大5-2中国(加拿大维多利亚,1992年4月2日,客场比赛)

美国 5 - 0 中国 (美国帕洛阿尔托,1992 年 4 月 4 日,客场比赛)

最大损失(两场比赛):

波兰克拉维斯7-1中国(波兰克拉维斯,1952年8月19日,客场比赛,未计入国际A级比赛统计)

巴塞罗那6-0中国(西班牙巴塞罗那,2004年4月21日,客场比赛,未纳入国际A级比赛统计)

失球最多(7个)的比赛:波兰克拉维采7-1中国(波兰克拉维采,1952年8月19日,客场比赛,未计入国际A级比赛统计)

[编辑本段]其他

中国男足目前排名:107

中国男足历史上最高与最低排名

1998年,中国男足以混合组队新赛制夺得曼谷亚运会铜牌,并在国际足联年终排名中跃升至世界第37位,创下中国足球历史上世界最高排名。

2009年7月,中国男足世界排名跌至第108位,创下新低,而这一最低排名在8月份的排名中仍保持不变。

中国男足史上最矮门将

区楚良 178cm

相关资讯

足球录像

NBA录像